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袁德玲
张玉龙
唐首锋
任秉枢
魏巍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水稳性团聚体; 平均重量直径;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3.026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相同方案在同一地块连续10年进行节水灌溉试验研究为基础,通过测定渗灌、滴灌和沟灌3种灌溉方法长期灌溉保护地土壤水稳性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灌溉方法对土壤结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滴灌能够提高0-15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大小;渗灌则能够提高15-45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大小。(2)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SA)和平均重量直径(MWD)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高而增大。(3)从土壤团聚体角度考虑,保护地应优先选择滴灌,其次是渗灌。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134 +1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平衡施肥与可持续优质蔬菜生产.[M].李晓林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  
土壤物理学基础及其研究法.[M].刘孝义;依艳丽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1998,
[4]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J].
周虎 ;
吕贻忠 ;
杨志臣 ;
李保国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9) :1973-1979
[5]   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宇万太 ;
沈善敏 ;
张璐 ;
马强 ;
赵少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87-2291
[6]   棚室蔬菜生产中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J].
杨丽娟 ;
张玉龙 ;
须晖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264-267
[7]   盐化和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及阿特伯格极限的影响 [J].
李小刚 ;
崔志军 ;
王玲英 ;
胡恒觉 .
土壤学报, 2002, (04) :550-559
[8]   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章明奎 ;
何振立 ;
陈国潮 ;
黄昌勇 .
土壤学报, 1997, (04) :35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