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性交易概率分解与买卖价差研究

被引:9
作者
李朋
刘善存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市场微观结构EKOP模型; 个股信息性交易概率; 信息不对称; 买卖价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将信息性交易概率(PIN)分解为个股信息性交易概率(PINID)和市场信息性交易概率(PINM);利用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高频分笔数据,计算出上证50样本股的周PINID,发现PINID在PIN中占有大部分的比重,得到样本股的平均PINID为0.1052。其次,本文运用非参数检验验证了随着成交量增加,PINID显著减小。最后,在考虑PIN和PINID下,对买卖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虽然PIN对买卖价差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仅其中的PINID部分才是决定因素。这也验证了PIN分解的意义。此外,波动率和流通股比例均对买卖价差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票价格、成交量和换手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沪市买卖价差和信息性交易实证研究 [J].
杨之曙 ;
姚松瑶 .
金融研究, 2004, (04) :45-56
[2]   指令驱动市场的流动性成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穆启国 ;
刘海龙 ;
吴冲锋 ;
刘逖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4, (03) :321-325
[3]   信息、投资者行为与资本市场效率 [J].
翟林瑜 .
经济研究, 2004, (03) :47-54
[4]   关于买卖报价价差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宁向东 ;
齐险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06) :107-110
[5]   微观结构、流动性与买卖价差:一个基于上海股市的经验研究 [J].
孙培源 ;
施东晖 .
世界经济, 2002, (04)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