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径流-土壤混合层深度研究进展

被引:17
作者
张亚丽 [1 ]
李怀恩 [1 ]
张兴昌 [2 ]
孟庆香 [3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降雨径流; 土壤化学物质; 混合层深度; 非点源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降雨-径流-土壤混合层深度是模拟表层土壤-水-化学物质混合体内微观机制和宏观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该文对混合层深度的基础理论以及实际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研究。混合层深度受降雨因素、下垫面条件和溶质性质等影响,有关的概念和模型主要包括完全混合深度、不完全混合深度、有效作用深度、有效传递深度和等效径流迁移深度等,一般均采用示踪法和率定模型法确定,主要用于模拟土壤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移过程、估算非点源污染物输出负荷和衡量土壤养分有效性。今后应扩大试验模拟和理论研究的尺度和对象,加强混合层深度和溶质径流迁移过程对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和土壤侵蚀的响应研究,用混合层深度模型或确定各区域适宜的深度值代替非点源污染模型中的1.0 cm深度,以提高模拟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N.R Viney,M Sivapalan,D Deeley.A conceptual model of nutrient mobilisation and transport applicable at large catchment scales[J].Journal of Hydrology,2000(1)
[12]  
唐克丽等编著.中国水土保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