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kaBP前后中国北方干旱区的扩张及其原因

被引:17
作者
吴海斌
郭正堂
方小敏
张家武
陈发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兰州大学地理系
[3] 兰州大学地理系 北京
[4] 北京
[5] 兰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
[6] 兰州
关键词
干旱化; 古土壤; 碳同位素; 化学风化;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武威黄羊镇及高原东南缘的川西甘孜黄土剖面同时记录了250kaBP前后一次显著的干旱化事件,前者表现为风尘粒度变粗,后者表现为C4植被的扩张和古土壤化学风化强度的降低.这次事件在我国北部干旱区及北太平洋风尘记录中均有强烈表现,而在东南季风控制的黄土高原中南部及西风带控制的中亚地区的现有记录中没有明显反映.由于川西甘孜剖面位于典型的西南季风区,中国北方这次重要的干旱化事件主要是来自西南季风的水汽减少所致.青藏高原东南缘在该时期的强烈隆升可能是水汽输送减少的直接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41 / 13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青藏高原更新世黄土磁化率和磁性地层与高原重大气候变化事件[J]. 颜茂都,方小敏,陈诗越,杨胜利,吕连清,李吉均,安芷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2]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J]. 吕厚远,王苏民,吴乃琴,童国榜,羊向东,沈才明,李世杰,朱立平,旺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3]   用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探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隆升幅度 [J].
郭正堂 ;
吴海斌 ;
魏建晶 ;
姜文英 ;
赵希涛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92-398
[4]   古气候记录的时间标尺及相位关系计算──以塔吉克斯坦Chashmanigar黄土剖面为例 [J].
余志伟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2001, (02) :123-133
[5]   昆仑山黄土与中国西部沙漠发育和高原隆升 [J].
方小敏 ;
吕连清 ;
杨胜利 ;
李吉均 ;
安芷生 ;
蒋平安 ;
陈秀玲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177-184
[6]   祁连山东段沙沟河阶地的年代与成因 [J].
潘保田 ;
邬光剑 ;
王义祥 ;
刘志刚 ;
管清玉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24) :2669-2675
[7]   三门峡地区黄土与古季风 [J].
赵志中 ;
吴锡浩 ;
蒋复初 ;
肖华国 ;
王书兵 ;
田国强 ;
刘萪 ;
殷伟德 ;
薛滨 ;
王苏民 .
地质力学学报, 2000, (04) :19-26+66
[8]   泾川晚第三纪红粘土的磁性地层及其与灵台剖面的对比 [J].
杨石岭 ;
侯圣山 ;
王旭 ;
陈卓 ;
熊尚发 ;
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423-434
[9]   玉龙山东麓古红壤的发现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指示 [J].
姚小峰 ;
郭正堂 ;
赵希涛 ;
魏兰英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15) :1671-1676
[10]   塔吉克斯坦南部黄土沉积 [J].
丁仲礼 ;
韩家楙 ;
杨石岭 ;
王国安 .
第四纪研究, 2000, (02) :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