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250kaBP前后中国北方干旱区的扩张及其原因
被引:17
作者
:
吴海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海斌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正堂
方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方小敏
张家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家武
陈发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发虎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兰州大学地理系
[3]
兰州大学地理系 北京
[4]
北京
[5]
兰州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
[6]
兰州
来源
:
科学通报
|
2002年
/ 17期
关键词
:
干旱化;
古土壤;
碳同位素;
化学风化;
青藏高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
070903 ;
摘要
: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武威黄羊镇及高原东南缘的川西甘孜黄土剖面同时记录了250kaBP前后一次显著的干旱化事件,前者表现为风尘粒度变粗,后者表现为C4植被的扩张和古土壤化学风化强度的降低.这次事件在我国北部干旱区及北太平洋风尘记录中均有强烈表现,而在东南季风控制的黄土高原中南部及西风带控制的中亚地区的现有记录中没有明显反映.由于川西甘孜剖面位于典型的西南季风区,中国北方这次重要的干旱化事件主要是来自西南季风的水汽减少所致.青藏高原东南缘在该时期的强烈隆升可能是水汽输送减少的直接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41 / 13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上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阶段性扩张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
[J].
丁仲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丁仲礼
;
孙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孙继敏
;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1999,
(03)
:324
-326
[22]
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
[J].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刘东生
;
郑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郑绵平
;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194
-204
[23]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鹿化煜
;
安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
-283
[24]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初步研究
[J].
王乃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科学系
王乃昂
;
张虎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科学系
张虎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继秀
;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科学系
李吉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玉贞
.
兰州大学学报,
1997,
(04)
:149
-151
[25]
800KaB.P.来西藏“一江两河”中游地区的气候与西南季风变化[J]. 靳鹤龄,董光荣,李森,刘玉璋,申建友,曹继秀.中国沙漠. 1996(01)
[26]
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冰期干旱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J].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32
-42
←
1
2
3
→
共 26 条
[21]
上新世以来毛乌素沙地阶段性扩张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
[J].
丁仲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丁仲礼
;
孙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孙继敏
;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刘东生
.
科学通报,
1999,
(03)
:324
-326
[22]
亚洲季风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及其与两极冰盖和区域构造运动的时代耦合性
[J].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刘东生
;
郑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郑绵平
;
郭正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郭正堂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194
-204
[23]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鹿化煜
;
安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
-283
[24]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年代初步研究
[J].
王乃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科学系
王乃昂
;
张虎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科学系
张虎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继秀
;
李吉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地理系科学系
李吉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玉贞
.
兰州大学学报,
1997,
(04)
:149
-151
[25]
800KaB.P.来西藏“一江两河”中游地区的气候与西南季风变化[J]. 靳鹤龄,董光荣,李森,刘玉璋,申建友,曹继秀.中国沙漠. 1996(01)
[26]
西太平洋边缘海对我国冰期干旱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J].
汪品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汪品先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32
-4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