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草本植物对酸性黄壤中铅的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石汝杰 [1 ]
陆引罡 [2 ]
机构
[1] 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系
[2]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草本植物; 酸性黄壤; 铅; 吸收;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3.017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4种草本植物(黑麦草、狗牙根、早熟禾、翦股颖)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积累规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分别测定地上部与根部铅含量,计算地上部铅含量/根系铅含量(S/R),根系耐性指数,富集系数4个指标。4种植物地上部和根系中的铅含量与土壤中铅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都大于0.90;综合4个指标,对铅的抗性相对顺序为翦股颖>黑麦草>早熟禾>狗牙根。在较高铅离子浓度处理下,4种植物外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胁迫现象,特别是黑麦草和翦股颖在重金属Pb含量高达3000 mg/kg的污染土壤上,能够忍耐并正常生长,更适合于Pb污染土壤的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6种植物对Pb的吸收与耐性研究 [J].
刘秀梅 ;
聂俊华 ;
王庆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533-537
[2]   金华市郊杂草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富集作用(Ⅰ)-6种重金属元素在杂草和土壤中的含量分析 [J].
郭水良 ;
黄朝表 ;
边媛 ;
林国平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 (01) :22-29
[3]   环境铅污染与人体健康 [J].
叶玲霞 .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2) :159-160
[4]   城郊公路两侧主要森林类型铅含量及分布规律 [J].
阮宏华 ;
姜志林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107-109
[5]   土壤中铅镉的作物效应研究 [J].
刘云惠 ;
魏显有 ;
王秀敏 ;
肖崇斌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26-30
[6]   大气-土壤-小麦生态系统中铅的分布和迁移规律研究 [J].
刘玉萃 ;
李保华 ;
吴明作 .
生态学报, 1997, (04) :84-85+87-91
[7]   重金属污染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J].
王凯荣 ;
郭焱 ;
何电源 ;
胡荣桂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993, (06) :254-257+288
[8]   铅在紫色土—水稻体系中的植物效应及形态 [J].
周泳 ;
涂从 ;
青长乐 .
农村生态环境, 1993, (02) :54-57+68
[9]   防治铅污染的土壤改良措施的初步研究 [J].
周鸿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986, (06) :19-20+18
[10]   土壤中的铅对作物的影响 [J].
周毅 ;
李应学 ;
戴碧琼 ;
杜道灯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986, (02)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