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发展视阈下“互联网+”教育的六大特征

被引:27
作者
李子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校教师; 教师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校教师发展必须深刻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基本特征,将其融入到自我发展规划之中,个人教学活动才可能与时代同步、学术研究才可能具有引领性。从教师发展的角度,"互联网+"教育具有高密度互通性、高效率生成性、大规模涉猎性、大数据感知性、新事物熟悉性、新领域淡然性。这既是对教师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教师发展的期待,该文对六大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教师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数据时代.[M].迈耶-舍恩伯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大数据.[M].涂子沛;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HOW时代.[M].(美) 塞德曼; 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
[4]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5]   国内外学习空间的再设计与案例分析 [J].
江丰光 ;
孙铭泽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2) :33-40+57
[6]   “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整合研究 [J].
白如江 ;
冷伏海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37 (01) :94-99
[7]   技术乐观主义探析 [J].
刘劲松 ;
夏保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02) :28-34
[8]   台湾科技教育对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 [J].
李清华 .
东南学术, 2011, (04) :223-232
[9]   数字土著 数字移民 [J].
Marc Prensky ;
胡智标 ;
王凯 .
远程教育杂志, 2009, 17 (02) :48-50
[10]   再论“量子教育学”——兼论以人为本时代教育学建设和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 [J].
陈建翔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6)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