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被引:28
作者
刘声传
罗显扬
赵志清
喻云春
赵华富
魏杰
吕军
机构
[1]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 铅; 镉; 铜; 吸收累积; 生境;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1.05.049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为了解茶树对Pb、Cd、Cu的吸收累积规律,在具有不同土壤铅(Pb)、镉(Cd)、铜(Cu)背景值的5个茶园,分析了同一茶园5个茶树品种和5个不同生境茶园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 cv.Fuding-dabaicha)种群的土壤和侧根Pb、Cd、Cu的含量,以及相应5个品种及5个种群的老嫩叶Pb、Cd、Cu的含量、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①同一生境下5个茶树品种体内Pb、Cd、Cu含量分布次序为侧根>老叶>嫩叶,品种间Pb、Cd、Cu含量存在一定差异。②同一生境下5个茶树品种老叶、嫩叶Pb、Cd、Cu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差异显著,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12~0.18和0.09~0.11;Cd富集系数分别为1.59~2.97和0.72~1.31;Cu转移系数分别为0.32~0.41和0.20~0.28。③不同生境下福鼎大白茶种群的Pb、Cd、Cu含量也存在差异,MT种群嫩叶Pb、Cd含量分别为3.46和0.37 mg/kg,高于有机生态茶园XRL种群嫩叶中Pb、Cd的含量(1.50、0.07 mg/kg);土壤理化性质与茶树Pb、Cd、Cu的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洗涤前和洗涤后的茶叶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福鼎大白茶老叶洗涤前Pb含量为8.59 mg/kg,洗涤后为5.13 mg/kg。同一生境下的不同茶树品种受遗传作用控制,对Pb、Cd、Cu的吸收累积能力有一定差异;不同生境下的福鼎大白茶种群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侧根及老嫩叶Pb、Cd、Cu的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05 / 18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茶树品种对铅的累积比较与龙井茶加工过程中铅污染的研究.[D].姜红艳.浙江大学.2005, 06
[2]  
福建省乌龙茶铅污染成因探讨.[D].张翠香.福建农林大学.2003, 03
[3]   玉米对重金属累积与转运的品种间差异 [J].
郭晓方 ;
卫泽斌 ;
丘锦荣 ;
吴启堂 ;
周建利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4) :367-371
[4]   外源Pb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中Pb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翁国华 ;
张居念 ;
张丹 ;
郑家团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1) :2232-2235
[5]   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和重金属互相作用的模拟研究 [J].
王浩 ;
章明奎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35 (04) :460-466
[6]   不同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吸收镉的影响 [J].
赵晶 ;
冯文强 ;
秦鱼生 ;
喻华 ;
廖明兰 ;
甲卡拉铁 ;
程瑜 ;
王昌全 ;
涂仕华 .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 (03) :690-696
[7]   茶树体内铅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J].
韩文炎 ;
杨亚军 ;
梁月荣 ;
石元值 ;
马立锋 ;
阮建云 ;
唐嘉义 .
茶叶科学, 2009, 29 (03) :200-206
[8]   茶树对铜的吸收与累积特性 [J].
李晓林 ;
唐茜 ;
叶善蓉 ;
陈能武 ;
张苏敏 ;
谭和平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01) :69-73
[9]   铅锌银矿区蔬菜中重金属吸收特征及分布规律 [J].
王晓芳 ;
罗立强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143-148
[10]   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J].
唐茜 ;
叶善蓉 ;
陈能武 ;
张苏敏 ;
谭和平 .
茶叶科学, 2008, (05) :33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