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体内铅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被引:27
作者
韩文炎 [1 ]
杨亚军 [1 ]
梁月荣 [2 ]
石元值 [1 ]
马立锋 [1 ]
阮建云 [1 ]
唐嘉义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3] 云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茶树; 铅; 分布; 吸收累积特性;
D O I
10.13305/j.cnki.jts.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从茶树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季节、品种、树龄新梢铅含量的变化较系统地研究了茶树本身对铅吸收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铅含量最高,其次为生产枝、侧枝和老叶,茶籽和幼嫩新梢的铅含量较低。新梢和叶片铅含量随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茶树成熟叶片和新梢铅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成熟叶片表现为4~6月最高,7月最低,而新梢表现为春梢明显高于秋梢,秋梢高于夏梢;成熟叶片与新梢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树龄的增高,新梢铅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不同茶树品种新梢铅含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茶叶铅含量现状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续) [J].
韩文炎 ;
韩国柱 ;
蔡雪雄 .
中国茶叶, 2008, (04) :8-10
[2]   茶叶铅含量现状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J].
韩文炎 ;
韩国柱 ;
蔡雪雄 .
中国茶叶, 2008, (03) :16-17
[3]   加工过程对茶叶铅和铜污染的影响 [J].
韩文炎 ;
梁月荣 ;
杨亚军 ;
石元值 ;
马立峰 ;
阮建云 .
茶叶科学, 2006, (02) :95-101
[4]   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茶园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
章明奎 ;
方利平 ;
张履勤 .
茶叶科学, 2005, (03) :159-164
[5]   龙井茶中重金属元素Pb含量的影响因子探究 [J].
石元值 ;
韩文炎 ;
马立峰 ;
阮建云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5) :899-903
[6]   公路附近茶园土壤中铅和镉的化学形态 [J].
章明奎 ;
黄昌勇 .
茶叶科学, 2004, (02) :109-114
[7]   浙江省茶园中铅元素含量现状研究 [J].
石元值 ;
马立峰 ;
韩文炎 ;
阮建云 .
茶叶科学, 2003, (02) :163-166
[8]   铅在茶树中的吸收累积特性 [J].
石元值 ;
马立峰 ;
韩文炎 ;
阮建云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1) :1272-1278
[9]   乌龙茶初制加工对茶叶铅污染的研究报告 [J].
潘文毅 .
福建茶叶, 2002, (03) :9-10
[10]   公路边茶园土壤与茶树中重金属的积累与分布 [J].
吴永刚 ;
姜志林 ;
罗强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