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优势分析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与波动趋势分析

被引:34
作者
李丽纯 [1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水平; 灰色优势分析; 测度; 波动趋势;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8.020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灰色优势分析能在排除主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农业现代化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的关联序分别表征了各评价指标在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的代表性强弱。结果显示:1981—201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已先后走出"高效益、低水平"和"高水平、低效益"的非良性状态,逐步趋向"高效益、高水平"的良性发展。随着资源、环境、人力等因素对农业的约束日渐趋紧,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扩张,必须注重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益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 [J].
沈琦 ;
胡资骏 .
农业经济, 2012, (05) :3-5
[2]   新疆绿洲城市综合规模与基础设施灰色关联时空分析 [J].
刘红兵 .
经济地理, 2012, 32 (04) :77-82+89
[3]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J].
辛岭 ;
蒋和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6) :646-650
[4]   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 [J].
傅晨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5) :26-33+110
[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J].
徐建中 ;
王莉静 ;
赵忠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09) :51-54
[6]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 [J].
刘晓越 .
统计研究, 2004, (02) :10-16
[7]   农业现代化内涵、指标体系及制度创新的探讨 [J].
郑有贵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56-59+68
[8]   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标准的探讨 [J].
李恩泽 ;
石玉山 ;
丁杰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1, (06) :17-18+56
[9]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J].
黄文新 ;
黄在鸣 .
中国农村经济, 1991, (09) :13-19+55
[10]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思峰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