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黑刺粉虱快速鉴定的SCAR分子标记技术

被引:9
作者
刘循 [1 ]
万方浩 [1 ,2 ]
张桂芬 [1 ,2 ]
机构
[1]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黑刺粉虱; RAPD; SCAR; 快速鉴定; 特异性扩增;
D O I
10.16380/j.kcxb.2009.08.011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针对粉虱类害虫难以准确快速地进行形态鉴别的问题,以局部发生的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为对象,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研究其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利用SCAR标记技术获得了长度为987bp的黑刺粉虱特异性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FJ613323),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黑刺粉虱特异性引物1对(AS-F518/AS-R938),其扩增片段为421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只对黑刺粉虱的基因组具有扩增能力,对同域发生的桔绿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以及其他种类的粉虱如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型、Q型、ZHJ-1型和ZHJ-2型,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以及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Russell)等的基因组不具有扩增效果。该引物不仅对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效能,对卵、2龄若虫和拟蛹等亦具有同样的扩增能力,其最低检出限为1/1920头成虫。该技术体系的建立在茶树和柑桔苗木调运的害虫检疫和监测/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95 / 9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茶树黑刺粉虱的生态学特性及可持续控制途径的研究进展 [J].
亓黎 ;
王荣富 .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20) :99-101+83
[2]   烟粉虱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 [J].
周志湘 ;
万方浩 ;
张桂芬 ;
陈斌 .
植物保护, 2007, (05) :131-133
[3]   烟粉虱B型及二个非B型种群的SCAR分子标记 [J].
臧连生 ;
江彤 ;
徐婧 ;
刘树生 ;
张友军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02) :208-212
[4]   云南Q型烟粉虱种群的鉴定 [J].
褚栋 ;
张友军 ;
丛斌 ;
徐宝云 ;
吴青君 .
昆虫知识, 2005, (01) :54-56
[5]   利用RAPD-PCR方法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英文) [J].
邱宝利 ;
任顺祥 ;
温硕洋 ;
Nasser S.MANDOUR .
昆虫学报, 2003, (05) :605-608
[6]   茶园黑刺粉虱自然种群生命表 [J].
韩宝瑜 ;
崔林 .
生态学报, 2003, (09) :1781-1790
[7]   黑刺粉虱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J].
邱忠莲 ;
袁洪刚 .
茶叶, 2001, (02) :45-45
[8]   黑刺粉虱及其天敌的研究 [J].
黄建 ;
罗肖南 ;
黄邦侃 ;
张晓英 .
华东昆虫学报, 1999, (01) :35-40
[9]  
Fast discrimination (RAPD‐PCR) of the species forming the pest complex Aleurodicus dispersus–Lecanoideus floccissimus (Hom: Aleyrodidae)[J] . C.Callejas,A.Velasco,A.Gobbi,F.Beitia,M. D.Ochando.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 2005 (7)
[10]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PCR-BASED MARKERS LINKED TO DOWNY MILDEW RESISTANCE GENES IN LETTUCE [J].
PARAN, I ;
MICHELMORE, RW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5 (08) :985-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