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侯润民
刘荣忠
高强
王力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交流伺服系统; 粒子群算法; 系统辨识;
D O I
10.16182/j.cnki.joss.2014.04.040
中图分类号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大功率交流伺服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以及不确定扰动而难以建立其精确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方法。由于粒子群算法具有避免局部极小所带来的系统不稳定、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将小波神经网络的各连接权值和各阈值作为粒子群算法里粒子的位置向量,并且将该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按照粒子群算法寻求最优值,取代了传统的梯度下降法。将该算法与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的辨识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基于粒子群小波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函数逼近误差能力、网络性能方面均比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算法有着显著的提高,并且有效的解决了局部极小值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81 / 885+896 +8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王晓丽.太原科技大学.2008, 05
[2]  
对粒子群算法的改进及应用.[D].许宁.浙江大学.2006, 06
[3]  
具有适应性突变和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及其在动态系统参数估计中的应用(英文).[J].ALFI Alireza;.自动化学报.2011, 05
[4]   全局最优位置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 [J].
王海峰 ;
刘晶晶 .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9, 30 (05) :93-97
[5]   基于小波变换的油水混合物时域介电谱分析 [J].
任磊 ;
王天婧 ;
陈祥光 .
兵工学报, 2008, (01) :47-51
[6]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 [J].
杨迪威 ;
李少华 ;
沈远彤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6) :529-532
[7]   基于神经网络辨识的DMFC电压模型研究 [J].
戚志东 ;
朱新坚 ;
曹广益 .
计算机仿真, 2005, (05) :92-94+114
[8]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网络学习算法 [J].
王岁花 ;
冯乃勤 ;
李爱国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3, (08) :74-76
[9]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imultaneous pickup and delivery.[J].The Jin Ai;Voratas Kachitvichyanukul.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