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8
作者
董燕
荆山
孙建伟
余泽
胡晓华
机构
[1] 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康复二科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多因素;
D O I
10.14010/j.cnki.wjyx.2015.01.019
中图分类号
R749.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265例,根据是否有PSD分成对照组(175例)和PSD组(90例)。回顾性观察与分析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按年计算)、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史、抑郁病史)、入院时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入院时测定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卒中部位及侧别和病灶多少,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PSD组的教育年限为(4.4±4.7)年,对照组为(5.7±4.7)年,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既往抑郁发生率(15.6%)较对照组(5.1%)高,PSD组中额叶损伤占22.2%,对照组为8.6%,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SSS评分、ADL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3.7±5.8)分,(13.72±5.6)分,(24.67±6.24)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9.5±5.1)分,(26.35±10.2)分,(14.58±5.21)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额叶损害、SSS评分和ADL评分这三项对PSD的影响最大。结论教育年限、既往有抑郁史、SSS评分、ADL评分、血清同型半光氨酸水平及额叶损害等因素均和PSD相关。PSD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疾病。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卒中后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 [J].
田锦勇 ;
胡晓 ;
王菊 ;
陈戈雨 ;
陈杨 ;
戴宏 .
重庆医学, 2010, 39 (16) :2161-2163
[12]   循环酶法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J].
李桂民 ;
张媛 ;
于奇 ;
张云飞 ;
陈颖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02) :151-152
[13]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254例临床分析 [J].
董秦川 ;
张召平 ;
马红茹 ;
王恩长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09) :93-95
[14]  
神经病学.[M].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