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与造山作用及其研究的新起点

被引:66
作者
张国伟
董云鹏
姚安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造山带; 造山作用; 板块构造; 大陆动力学; 岩石圈; 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当代地球科学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向地学发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地球科学理论自身也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社会与地学的发展及需求 ,作为地质科学研究最基本主要领域的造山带研究 ,应如何思考 ?本文据此在新世纪开始之际 ,根据社会与科学的发展 ,回顾和讨论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其研究内容、发展变化和新的研究起点与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初论板内造山带 [J].
张长厚 .
地学前缘, 1999, (04) :295-308
[2]   走滑造山带与盆地耦合机制 [J].
刘和甫 ;
夏义平 ;
殷进垠 ;
尚培乐 .
地学前缘, 1999, (03) :121-132
[3]   论碰撞造山带的分类附视频 [J].
李继亮 ;
孙枢 ;
郝杰 ;
陈海泓 ;
侯泉林 ;
肖文交 .
地质科学, 1999, (02) :4-13
[4]   论造山作用和造山带 [J].
杨巍然 .
地质论评, 1999, (01) :10-14
[5]  
1:4000000中国大地构造相图[M]. 科学出版社 , 许靖华, 1998
[6]  
地壳变形[M]. 地质出版社[法]马托埃(M·Mattauer) 著, 1984
[7]  
Orogeny Benchmark Papers in Geology. Dennis J G. V 62, Heutchinson Ross, Strodsburg Penn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