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提纯研究

被引:6
作者
顾坚
杨木军
田玉仙
刘琨
杨和仙
周金生
不详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昆明
[3] 昆明
关键词
关键词; 小麦温光敏不育系; 育性; 提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最大限度控制育性的遗传漂移 ,是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提纯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 C4 9S- 87进行连续三年五代的育性提纯 ,初步建立了一套株系选择与冬、夏播育性连续鉴定相结合的不育系育性提纯方法 ,并获得了保持原不育系生物学特性、株间育性差异更小、完全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显著提高的 3个株系。本文还对育性遗传漂移的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圃三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的实践基础 [J].
姜书贤 ;
罗家传 ;
谢发顺 ;
黄华 ;
王淮欣 .
种子, 2001, (04) :67-68
[2]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遗传研究 [J].
邓启云 ;
盛孝邦 ;
段美娟 ;
李新奇 .
杂交水稻, 2001, (03) :50-54
[3]   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J].
廖伏明 ;
袁隆平 ;
杨益善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1) :2-7
[4]   论“株系循环法” [J].
陆作楣 ;
陶瑾 .
种子, 1999, (04) :3-5+8
[5]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研究 Ⅲ.不育起点温度漂移及其控制技术 [J].
邓启云 ;
符习勤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11-16
[6]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遗传纯化的策略探讨 [J].
廖伏明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6) :3-6
[7]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提纯和原种生产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4, (0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