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调查

被引:36
作者
钟海青
江玲丽
机构
[1] 广西民族大学
关键词
边境民族教育; 乡村教师; 本土化;
D O I
10.15946/j.cnki.1001-7178.2017.06.001
中图分类号
G755.1 [];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当前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这是由当地的自然、政策、文化和社会诸因素以及乡村教师个人心理因素综合引起的。本土化是解决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路径。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本土化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创新定向培养、顶岗培养方式,打牢乡村教师的专业思想,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采取倾斜政策适当扩大本地应聘的比例;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提拔晋升政策,加大职业道德、育人业绩教学经历的考核权重;创设荣誉奖励,构建良好生活环境,注重人文管理、感情留人,促使外来的乡村教师本土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 [J].
张松祥 .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2) :62-68
[2]   乡村教师阶层分化及其社会文化后果 [J].
高小强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12) :9-12
[3]   农村、乡村概念比较的社会学意义 [J].
王洁钢 .
学术论坛, 2001, (02) :126-129
[4]  
乡土中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费孝通,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