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祁连山北坡草地蒸散量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被引:14
作者:
赵双喜
张耀生
赵新全
孙广春
冯承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FAO Penman-Monteith;
祁连山;
FAO-56;
蒸散量;
环境因子;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01.036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目的】研究祁连山北坡草地蒸散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牧区草场的科学经营、草地退化的防治以及区域草地生态环境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型自动气象站(HOBO Weather Station,U.S.A)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方法估算了祁连山北坡草地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结合FAO-56的推荐值,分析了草地实际蒸散量(ETc)的动态变化,同时模拟研究了相关环境因子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结果】夏季(7和8月)草地的实际蒸散量较大,冬季(12和1月)较小,在7月中旬达到年度最高值,平均为3.40 mm/d;按相关系数的高低,环境因子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表现为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0~40 cm)>太阳辐射>风速;土壤水分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表现为土壤深度越大,土壤水分对实际蒸散量的影响越小;太阳辐射量与实际蒸散量呈线性关系。【结论】祁连山北坡草地实际蒸散量的年际变化符合当地环境的变化规律,环境因子对其不同程度的影响表明,在今后的草场管理、退化防止、生态建设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草地的良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