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监测及RAPD分析

被引:2
作者
黄丽君
唐丽华
王虹玲
机构
[1] 浙江省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3 [弧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本市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和部分散发腹泻病例及食物中毒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了解本市副溶血弧菌的流行规律。方法:对50株贝源分离株和18株临床分离株进行部分血清分型及tdh、trh、orf8和toxRS/new四种毒力基因检测,并对所有菌株进行RAPD分子分型研究。结果:50株贝源株分属于7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0群、O:11群各占22%,O:4群占14%,O:2群占10%,O:5群占6%,O:3群占2%。tdh、orf8和toxRS/new这三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只检出2株trh阳性株。18株人源分离株有13株属于O:3群,且均为O3:K6型,占72.2%,4株属于O:1群,1株属于O:4群。毒力基因检测中有14株tdh、orf8和toxRS/new三种毒力基因为阳性,1株trh阳性,其余3株四种毒力基因均为阴性,说明这18株中有14株(占77.78%)属于大流行株,其中13株为O3:K6型,1株为O1:KUT型;RAPD分型结果显示:50株贝类分离株电泳得到21种带型,主要型别为3型、12型和23型,占58%,其中菌株分布最集中的是23型,占38%。18株人源分离株分得5型、22型、23型共3种带型,分别占5.56%、5.56%和88.88%。结论:舟山市海产品中携带的副溶血性弧菌呈多样性分布,病人体内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分布则相对比较集中;一群关系密切、tdh阳性、toxRS/new阳性、orf8阳性的O3:K6克隆群在舟山成优势流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浙江省舟山市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检测
    薛超波
    龚红霞
    [J]. 疾病监测, 2008, (07) : 424 - 426
  • [2] 2003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
    刘秀梅
    程苏云
    陈艳
    袁宝君
    戴建华
    马群飞
    戴昌芳
    严纪文
    [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02) : 97 - 99
  • [3] Serodiversity, pandemic 03:K6 clone, molecular typing,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of foodborne and clinical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in Jiangsu, China. Chao G,Jiao X,Zhou X, et al. Foodborne Pathog Dis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