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

被引:12
作者
于宝利 [1 ,2 ]
刘万辉 [2 ]
刘新利 [2 ]
刘红 [2 ]
范素芳 [2 ]
赵小辉 [2 ]
李永强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乌鲁木齐分院
关键词
新近系; 成藏控制因素; 鼻状构造; 滩坝砂体; 断层封堵性;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8.s1.03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N1s)油气藏埋深小、勘探效益高,以往对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从构造、沉积以及断裂等方面对沙湾组(N1s)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认识:①在单斜构造背景下,低幅度鼻状构造(带)明显地控制油气聚集与分布;②滨浅湖相的滩坝砂体是浅层油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储集体,沙三段为沙湾组(N1s)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③正断层为沟通油气与储层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断层的上升盘更容易形成有效封堵而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195+7 +1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车拐地区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 [J].
谭开俊 ;
潘建国 ;
姚清洲 ;
王彦君 ;
尹路 ;
任培罡 ;
李德滋 ;
黄玉 .
岩性油气藏, 2007, (02) :41-44
[2]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成藏特征 [J].
宋传春 ;
贺伦俊 ;
马立群 ;
任海宁 ;
朱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2) :136-138
[3]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演化及其控藏规律 [J].
赵宏亮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160-162
[4]   准噶尔盆地中部第3区块侏罗系、白垩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J].
袁海锋 ;
徐国盛 ;
董臣强 ;
王军 ;
廖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700-703
[5]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构造特征与成藏模式 [J].
吴晓智 ;
张年富 ;
石昕 ;
周路 ;
张越迁 ;
杨庚 ;
管树巍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65-68+84+8
[6]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冯志强 ;
袁选俊 ;
池英柳 ;
陶士振 ;
薛叔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57-272
[7]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新思路 [J].
林隆栋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6) :66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