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生境下野生琵琶柴盐分分布及泌盐特点

被引:27
作者
陈阳
王贺
张福锁
郗金标
贾恢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乌鲁木齐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 北京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6] 兰州
[7] 北京
[8] 乌鲁木齐
关键词
盐渍生境; 琵琶柴; 盐分分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干旱盐渍环境下野生琵琶柴泌盐结构、泌盐规律及其与土壤盐分、植物盐分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生长在硫酸钠盐土上的琵琶柴体内Na+ 、SO2 -4含量较高 ,其次是Cl-、Mg2 + 和K+ ,Ca2 +含量最低。在一天之中植物体内含盐量保持稳定 ,叶片盐分离子含量高于枝条。光学显微观察显示 ,琵琶柴叶片具有多细胞盐腺 ,可分泌K+ 、Na+ 、Ca2 + 、Mg2 + 、Cl-和SO2 -4。其分泌细胞对于离子的分泌作用受到温度及昼夜变化的影响 ,表现为上午的分泌量高于下午 ,白昼高于夜间。盐腺对于不同离子的分泌速率表现为 :对于Cl-的分泌最高 ,其次是Na+ 和SO2 -4,而对于K+ 的分泌高于对Ca2 + 、Mg2 + 的分泌。但与植物叶片含盐量相比 ,琵琶柴盐腺对于Cl-的相对分泌远高于其他离子 ,分泌的盐分中Na/K比值高于植物体Na/K比值。以上结果表明 ,琵琶柴体内盐分离子含量与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及其自身对于元素的吸收特性有关 ;而盐腺对于盐分的分泌作用在受到温度变化影响的同时 ,对离子分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琵琶柴对于不同元素的这种选择性吸收及分泌特性对适应盐渍生境有一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74 / 7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过牧及封育对红砂荒漠植被演替的影响 [J].
王彦荣 ;
曾彦军 ;
付华 ;
陈善科 .
中国沙漠, 2002, (04) :14-20
[2]   Medina在新疆盐渍土上的应用效果附视频 [J].
胡明芳 ;
田长彦 .
中国棉花, 2001, (07) :15-17
[3]   新疆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对策 [J].
田长彦,宋郁东,胡明芳 .
中国沙漠, 1999, (03) :17-21
[4]   我国盐渍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俞仁培,陈德明 .
土壤通报, 1999, (04) :15-16+34
[5]   新疆呼图壁绿洲外缘的琵琶柴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J].
马茂华 ;
孔令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3) :46-53
[6]  
中国盐渍土[M]. 科学出版社 , 王遵亲等著, 1993
[7]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