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成形多目标序列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15
作者
孙光永
李光耀
郑刚
龚志辉
机构
[1]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拉延筋; 响应面法; 多目标; 粒子群优化; 优化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G386 [冷冲压工艺];
学科分类号
080201 ; 080503 ;
摘要
为了克服常规响应面法在整个设计空间进行逼近导致精度低和传统的单目标优化设计,只能针对其中的一个目标进行优化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序列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拉延筋几何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移动、缩放等方式在设计空间中不断更新兴趣域,在不同的兴趣域中将实验设计、响应面法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获得了一组最小化起皱、拉裂缺陷的等效拉延阻力非劣解.利用最小距离选解法从非劣解集中挑选出一组成形效果最好的解,并以此解作为下一迭代步兴趣域的中心,直到收敛至一组最优的等效拉延约束阻力.以最优等效拉延阻力为约束条件,利用等效拉延筋阻力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对拉延筋的真实几何参数进行设计.优化设计的拉延筋几何参数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性能.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近似模型的拉延筋几何参数反求 [J].
郑刚 ;
李光耀 ;
孙光永 ;
韩利芬 .
中国机械工程, 2006, (19) :1988-1992
[2]   基于响应面法的跨声速机翼气动优化设计 [J].
熊俊涛 ;
乔志德 ;
韩忠华 .
航空学报, 2006, (03) :399-402
[3]   一种基于反求参数的拉延筋解析模型 [J].
吴磊 ;
韩旭 ;
李光耀 ;
刘桂荣 .
中国机械工程, 2006, (02) :208-211
[4]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拉延筋参数反求中的应用 [J].
韩利芬 ;
高晖 ;
李光耀 ;
钟志华 ;
韩旭 .
机械工程学报, 2005, (05) :171-176
[5]   序列响应面方法在覆盖件成形过程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峻 ;
柯映林 .
汽车工程, 2005, (02) :246-250
[6]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 [J].
张利彪 ;
周春光 ;
马铭 ;
刘小华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4, (07) :1286-1291
[7]   拉伸筋阻力的一种简便解析模型 [J].
李大永 ;
胡平 ;
李运兴 .
机械工程学报, 2000, (05) :46-49
[8]   Optimization of drawbead design in sheet forming using one step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upl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Bingtao Tang ;
Jixian Sun ;
Zhen Zhao ;
Jun Chen ;
Xueyu Ruan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6, 31 :225-234
[9]  
Moving least squares response surface approximation: Formulation and metal forming applications[J] . Piotr Breitkopf,Hakim Naceur,Alain Rassineux,Pierre Villon.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 2005 (17)
[10]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ptimization using successive response surface approximations[J] . H. Kurtaran,A. Eskandarian,D. Marzougui,N. E. Bedewi.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2002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