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中低山区山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继夏 [1 ]
孙虎 [1 ]
彭鸿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关键词
景观格局; 驱动力; 秦岭; 板凳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遥感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对1994、2004年两期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试图了解秦岭中低山区板凳河流域10a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0a间有林地景观在板凳河流域内分布最广,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天然次生有林地面积最大;10a间板凳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主要以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和景观破碎度变化为主要特点,其中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为影响林地、荒草地景观面积的增加,天然次生有林地、旱地景观面积的减少;景观破碎度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次生林地、人为影响林地、荒地3种景观斑块类型的破碎度的增加和旱地景观破碎度的减少;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干扰作用作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决定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兴隆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子 [J].
张秋玲 ;
马金辉 ;
赵传燕 .
生态学报, 2007, (08) :3206-3214
[2]   基于RS和GIS的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动态变化 [J].
李红梅 ;
马友鑫 ;
郭宗峰 ;
刘文俊 .
山地学报, 2007, (03) :280-289
[3]   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J].
魏静 ;
郑小刚 ;
葛京凤 .
生态学报, 2007, (05) :1993-2001
[4]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叶延琼 ;
陈国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12-115
[5]   苏北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欧维新 ;
杨桂山 ;
李恒鹏 ;
于兴修 .
地理科学, 2004, (05) :610-615
[6]   分形模型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杂志, 1996, (03) :35-42
[7]   陕西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 [J].
唐德瑞,赵秉伦,李根前,何景峰,王迪海,罗琦,傅启芳,连文海,宋宪虎,王文清,李应德,明道新 .
陕西林业科技, 1994, (03) :24-32
[8]  
实用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赵羿等 著, 2001
[9]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肖笃宁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