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武都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被引:25
作者
柳金峰 [1 ,2 ]
黄江成 [2 ]
欧国强 [1 ,2 ]
吕娟 [1 ,2 ]
范建容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陇南市武都区; 白龙江; 泥石流; 易发性评价; 模糊物源可拓法;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0.04.012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文章分析了甘肃陇南市武都区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背景、发育特征及易发性。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查明了泥石流的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物元可拓方法对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研究区的泥石流具有分布密度高、冲沟及坡面泥石流成片发育、北岸泥石流较南岸发育且粘性泥石流所占比例大于南岸的发育特征;选取岩性、沟床比降、山坡坡度、完整系数、发育程度、降水、断层密度7个因子构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易发性评价,研究区104条泥石流沟中,66条为高易发性,占总数的63.5%;32条为中等易发性,占总数的30.8%;6条为低易发性,占总数的5.7%。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21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可拓聚类预测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刘勇健 ;
张丽娟 ;
杨雪强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9, 20 (03) :108-113+119
[2]   5·12汶川地震在武都区造成灾害的特点分析 [J].
李永进 ;
叶伟林 .
甘肃科学学报, 2009, 21 (02) :29-32
[3]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水权分配中的应用 [J].
张丽 ;
宋士强 ;
张艳红 ;
赵洪涛 ;
储照波 .
人民黄河, 2008, (08) :56-57
[4]   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壤侵蚀等级划分中的应用 [J].
付静 ;
刘国东 ;
张贞 ;
陈彩明 ;
徐尧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38-140+192
[5]   物元可拓模型的改进及其在膨胀土分类中的应用 [J].
张慧颖 ;
曾建民 .
岩土力学, 2008, (06) :1681-1684
[6]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边坡潜在破坏模式识别方法 [J].
郝航程 ;
朱方海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 (04) :698-702
[7]   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可拓聚类预测方法研究 [J].
谢全敏 ;
夏元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3) :438-441
[8]   长江上游陇南地区泥石流分布发育特征 [J].
黄忠恕 ;
余应中 .
人民长江, 1998, (07) :43-45
[9]  
中国泥石流研究.[M].康志成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10]  
中国泥石流.[M].唐邦兴主编;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著;.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