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人工幼林密度与个体生长指标的关系

被引:20
作者
刁淑清 [1 ]
沈海龙 [2 ]
潘建中 [3 ]
徐程杨 [4 ]
韩国君 [1 ]
机构
[1]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
[3] 黑龙江省桦南县孟家岗林场
[4] 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樟子松; 林分密度; 生长指标; 形质指标;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5.06.002
中图分类号
S791.253 [樟子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孟家岗的樟子松密度试验样地定期观测和集中调查材料为基础,对林分密度与林木个体生长和形质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0a以下的幼林,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冠长、冠幅、轮枝内枝数、枝直径、枝长和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林分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冠长、冠幅、枝直径、枝长和林分平均单株材积越小,轮枝内枝数越少;林分密度越小,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高、冠长、冠幅、枝直径、枝长和林分平均单株材积越大,轮枝内枝数越多。但是林分密度与不同生长级林木平均直径、平均高、冠长、冠幅、轮枝内枝数、枝直径、枝长和平均单株材积的关系比较复杂。总的来看,密度对各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因林木生长级的增大而减少,因林木生长级的降低而增大。密度对上层木的树高、冠长、冠幅、树冠上层枝直径和枝长等的影响比较小;而对林木直径和单株材积,即使是上层木,影响也比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13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经济生产力
    姚成滨
    沈海龙
    刘继生
    符洪宇
    胡海东
    [J]. 植物研究, 2003, (03) : 375 - 384
  • [2] 郎奎健,唐守正编著.IBMPC系列程序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