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PM2.5污染特征及颗粒物溯源与追踪分析

被引:23
作者
陈媛 [1 ]
岑况 [1 ]
SNorra [2 ]
NSchleicher [2 ]
于扬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矿物与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PM2.5; 质量浓度; 气象因子; HYSPL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重点研究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中细粒子的污染特征,分析其质量浓度变化与各种自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利用美国空气资源实验室的HYSPLIT模型对颗粒物进行溯源和追踪分析,为正确认识北京市区大气PM2.5污染状况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为以后的对比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PM2.5质量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4月的沙尘天气期间中,由于受沙尘天气影响春季的PM2.5质量浓度居四季之首;(2)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和气压等是影响PM2.5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不同季节里、不同温度范围内,PM2.5的质量浓度与温度表现出不同的但都强烈的相关性;沙尘天气里风速低于某一阈值(10 km/h)时,PM2.5的质量浓度与风速呈负相关,反之则呈正相关;(3)沙尘主要来自西北、西北偏北或偏西方向,境外源有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戈壁或沙漠地区,境内主要来自西部戈壁沙漠地带以及内蒙古的大范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到达北京后继续向东或东南、东北方向运移,进入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邻国。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上海市宝山区空气中PM10和PM2.5污染状况分析 [J].
杨兴堂 ;
施捷 ;
沈先标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1 (06) :262-263
[2]   广州大学城大气PM质量浓度与影响因素 [J].
黄虹 ;
曾宝强 ;
曹军骥 ;
麦志远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05) :103-106
[3]   北京城区和郊区大气细粒子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于娜 ;
魏永杰 ;
胡敏 ;
曾立民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2) :243-251
[4]   辽宁中部城市群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污染特征研究 [J].
马雁军 ;
王江山 ;
王扬锋 ;
刘宁微 ;
洪也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5) :11-15
[5]   北京秋季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 [J].
徐宏辉 ;
王跃思 ;
温天雪 ;
孙扬 ;
吉东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1) :2-6
[6]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气溶胶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的影响 [J].
韩道文 ;
刘文清 ;
张玉钧 ;
陆亦怀 ;
刘建国 ;
赵南京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619-624
[7]   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 [J].
车瑞俊 ;
刘大锰 ;
袁杨森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556-563
[8]   北京市2005年夏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董雪玲 ;
刘大锰 ;
袁杨森 ;
杨灿 ;
车瑞俊 ;
刘志华 .
环境工程学报, 2007, (09) :100-104
[9]   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J].
袁杨森 ;
刘大锰 ;
车瑞俊 ;
董雪玲 .
生态环境, 2007, (01) :18-25
[10]   北京市大气中PM10和PM2.5的污染水平特征研究 [J].
李卫军 ;
邵龙义 ;
李金娟 ;
杨书申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 (0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