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空间生态化拓展方法研究

被引:7
作者
徐煜辉 [1 ,2 ]
张卫丽 [3 ]
机构
[1]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
[3]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关键词
低碳交通; 山地城市空间; 生态化拓展; 土地利用; 低碳交通单元; 交通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低碳交通是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其与山地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紧密结合,能较好地解决城市空间有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节能之间的矛盾。山地城市应采取低碳化、立体化、信息化策略,推动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通过建立低碳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耦合;通过构建低碳交通单元,形成城市生态空间骨架;通过发展立体化交通,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通过组织低碳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快捷链接和无缝换乘;通过构建山地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新模式,促进低碳化出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轨道交通衔接设施布局的无缝化应对策略——以广州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为例 [J].
李洪斌 ;
何冬华 .
规划师, 2012, 28 (03) :86-90
[2]   “城市空间增长”相关概念辨析与发展解读 [J].
张沛 ;
程芳欣 ;
田涛 .
规划师, 2011, (04) :104-108
[3]   复合中枢:TOD廊道导向的低碳生态城市途径 [J].
赵万民 ;
杨欣 ;
汪洋 .
规划师, 2011, 27 (03) :76-81
[4]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比较研究——以广州和深圳为例 [J].
余建清 ;
吕拉昌 .
规划师, 2011, 27 (03) :99-103
[5]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 [J].
陈飞 ;
诸大建 ;
许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6) :39-46
[6]   城市三维空间利用的思考 [J].
董贺轩 ;
卢济威 .
城市规划, 2009, (01) :31-40
[7]   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 [J].
潘海啸 ;
汤諹 ;
吴锦瑜 ;
卢源 ;
张仰斐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6) :57-64
[8]   城市规划引导下空间拓展的主导模式——以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城市为例 [J].
汪昭兵 ;
杨永春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5) :106-114
[9]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J].
王春才 ;
赵坚 .
城市问题 , 2007, (06) :15-19
[10]   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相互关系探析——以淮安市为例 [J].
叶亮 .
现代城市研究, 2007, (02)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