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一般灾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

被引:5
作者
唐龙 [1 ]
景璐石 [2 ]
贺伟 [1 ]
李琴 [1 ]
李瑞 [1 ]
杨彪 [1 ]
左显会 [1 ]
何静 [3 ]
黄国娇 [3 ]
冯文静 [1 ]
范方敏 [1 ]
张帅 [1 ]
贾雪 [1 ]
庞敏 [1 ]
曹进 [1 ]
机构
[1] 中国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2] 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3] 成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般灾区; 调查研究; 大学生; 5·12地震;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11.06.053
中图分类号
R749.5 [反应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调查"5·12"汶川地震后,一般灾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救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成都某医学院校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自编)、事件影响量表(IES)进行集体施测。结果 PTSD症状的发生率为8.52%(23/270)。经单因素分析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的影响因素有:震后家人情况(2χ=44.502,P=0.00)、震后亲戚/朋友情况(χ2=44.690,P=0.00)、家乡受灾情况(χ2=47.192,P=0.00)、震后房屋受损状况(χ2=31.193,P=0.00)、震后财产受损状况(χ2=26.433,P=0.00)5个因素。经非条件逐步Log istic回归筛选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因素有:震后家人情况(t=4.326,P=0.00)、震后亲戚/朋友情况(t=5.240,P=0.00)、家乡受灾情况(t=-5.805,P=0.00)。结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一般灾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特别是家在重灾区,有家人或亲戚、朋友伤亡的学生更值得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730 / 7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关念红 ;
王昆 ;
魏钦令 ;
张晋碚 ;
王厚亮 ;
王继辉 ;
冀二妮 ;
张明 ;
刘海润 ;
王珣 ;
邓永杰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61-366
[2]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J].
王相兰 ;
陶炯 ;
温盛霖 ;
甘照宇 ;
李雷俊 ;
郑俩荣 ;
单鸿 ;
张晋碚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67-371
[3]   感染SARS的医护人员及其他职业人员患者心理状态的研究 [J].
黄蔚 ;
华琦 ;
吴昊 ;
徐武夷 ;
田建华 ;
陈红 ;
杨凤池 ;
杨莘 ;
刘朝晖 ;
李学文 ;
吉训明 ;
张建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1) :31-34
[4]   灾害后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J].
汪向东 ;
高岚 ;
ShinfukuNaotaka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9, (03) :57-59
[5]   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J].
汪向东 ;
赵丞智 ;
新福尚隆 ;
张富 ;
范启亮 ;
吕秋云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01) :29-31
[6]   Posttraumatic symptoms were worst among quake victims with injuries following the Chi-chi quake in Taiwan [J].
Kuo, Hsien Wen ;
Wu, Shu Jen ;
Ma, Tso Ching ;
Chiu, Ming-Chu ;
Chou, Sze-Yuan .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7, 62 (04) :4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