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氮、碳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分析

被引:18
作者
梁前进
胡玉连
张根发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低能离子注入; 拟南芥; 离子诱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7.8 [物理因素对植物的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N +、C +离子注入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种子 ,统计了种子的发芽指数 (发芽率和发芽势 ) ;用改良的RAPD技术对N+离子注入种子植株的DNA进行11个引物的随机片段多态性扩增。结果表明 ,合适剂量的N+、C+离子注入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 ,两种离子注入种子的发芽率峰值 (分别为92.3 %和74.4 % )都在5×1014ions/cm2;分析N +离子注入材料发现 ,在1×1013 -1×1016ions/cm2剂量范围内 ,基因组DNA的变异率与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变异率峰值 (9.0 % )在1×1015 ions/cm2。结果提示 ,分析低能N+离子诱变效应的最佳注入剂量在1×1014-5×1015 ions/cm2。对N+、C+离子注入的比较发现 ,一定范围内同等剂量C+离子注入的诱变率高于N +离子注入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离子注入在棉花育种中的诱变功效 [J].
郑冬官,方其英,黄德祥,刘贯莲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315-317
[2]   离子注入在番茄育种上的应用 [J].
邬振祥,李素梅,尹国香,余增亮,何建军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321-325
[3]   几种濒危植物及其近缘类群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J].
邹喻苹 ;
汪小全 ;
雷一丁 ;
裴颜龙 ;
张志宪 .
植物学报, 1994, (07) :528-533+578
[4]   利用RAPD对大豆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初报 [J].
惠东威 ;
顾京 ;
刘凤华 ;
张耕耘 ;
陈受宜 ;
庄炳昌 ;
王玉民 ;
徐豹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02) :175-178
[5]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原初作用物理模型 [J].
王震遐 .
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1, (04) :298-298
[6]   RAPD分析氮离子注入甜菊种子后的幼苗基因组DNA变异 [J].
丁亮 ;
陈睦传 ;
沈明山 ;
徐金森 ;
蒋先志 ;
陈亮 ;
舒世珍 ;
陆挺 .
生物物理学报, 1999, (04) :798-803
[7]   离子注入烟草种子引起的M1代变异分析 [J].
张志宏 ;
杜立群 ;
李银心 ;
李洪杰 ;
郭北海 ;
朱至清 .
生物物理学报, 1998, (04) :178-182
[8]   拟南芥及其研究进展 [J].
安贤惠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1) :97-99
[9]   离子束与生命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J].
余增亮 .
物理, 1997, (06) :15-20
[10]  
拟南芥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J]. 孟金陵. 遗传. 199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