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国际标样对伊利石结晶度测定值的校正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游建昌 [1 ]
毕先梅 [2 ]
侯纯敏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国际标样; 伊利石; 结晶度; 数据校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5.5 [X射线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伊利石的结晶度(IC),又称Kbler指数(K.I.),是指粘土矿物伊利石10×10-8cmXRD峰的半高宽。作为一个变质程度的指标,结晶度广泛用于研究高级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的演变过程,随着变质程度的提高,伊利石结晶度逐渐增大。根据Kbler的建议,近变质带(极低级变质带)上、下边界的伊利石结晶度分别为0.42(°Δ2θ)和0.25(°Δ2θ)。然而,测定伊利石结晶度时,由于缺少国际标样,且各实验室间的样品制备、仪器条件、测试方法也不相同,因而导致获得的数据有较大差别,缺少可比性;因此,使用国际标样对数据进行校正,使各实验室获得的数据都能直接地进行对比,是非常必要的。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由L.N.Warr提供的5个伊利石结晶度的国际标样(其中,4个为岩石碎屑样品,采自英格兰西南部的极低级变质带;1个为单矿物样品,采自印度的花岗岩),获得了校正方程,ICCIS=0.977IC测定值+0.0336(°Δ2θ),R2=0.9835。在实验室内对213件采自国内的样品进行测定,测试条件与国际标样的测试条件相同,利用此方程对测得的伊利石结晶度数值进行校正,证实本实验室对伊利石结晶度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国际可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学 [J].
钟增球 ;
索书田 .
现代地质, 2007, (02) :203-212
[2]   成岩—极低级变质—低级变质作用及有关矿产 [J].
毕先梅 ;
莫宣学 .
地学前缘, 2004, (01) :287-294
[3]   狭缝系统与伊利石结晶度Kübler指数的测定及相关问题讨论 [J].
王河锦 ;
朱明新 ;
徐庆生 ;
刘楚雄 ;
边智红 .
地质论评, 2000, (06) :588-593
[4]   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 [J].
张继军 ;
毕先梅 .
地学前缘, 1999, (02) :3-5
[5]   关于伊利石结晶度诸指数的评价 [J].
王河锦 ;
周健 .
岩石学报, 1998, (03) :128-138
[6]   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伊利石结晶度——黄土物质来源和古气候环境的指示 [J].
季峻峰 ;
陈骏 ;
王洪涛 .
地质论评, 1997, (02) :181-185
[7]   用伊利石结晶度确定碎屑沉积岩甚低级变质等级 [J].
朱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1) :33-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