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学

被引:2
作者
钟增球 [1 ]
索书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岩; 塑性流变学;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岩石流变作用是大陆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超高压岩石的形成和折返过程也是大陆深俯冲带内物质的复杂流变过程。要深入理解大陆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和大陆壳岩石的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过程,必须对大陆地壳及地幔岩石的流变学进行深入研究。岩石圈流变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流变学分层性、变形分解和应变局部化及大陆壳岩石部分熔融作用的流变学效应等。应用岩石圈流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特点,探讨了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过程的塑性流变学。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多期构造变质演化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J]. 岩石学报, 2005, (04) : 1175 - 1188
  • [2] 两类榴辉岩的石榴石变形特征差异——来自TEM研究的证据
    刘祥文
    金振民
    金淑燕
    曲晶
    徐薇
    [J]. 岩石学报, 2005, (02) : 411 - 420
  • [3] 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构造演化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71 - 82
  • [4]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许志琴
    张泽明
    刘福来
    杨经绥
    李海兵
    杨天南
    邱海峻
    李天福
    孟繁聪
    陈世忠
    唐哲民
    陈方远
    [J]. 地质学报, 2003, (04) : 433 - 450+593
  • [5] 桐柏—大别—苏鲁UHP和HP变质带的结构及流变学演化
    索书田
    钟增球
    韦必则
    张宏飞
    周汉文
    游振东
    [J]. 地球科学, 2002, (05) : 549 - 557
  • [6]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强度——来自高温高压实验的证据
    金振民
    章军锋
    Green H.W.
    金淑燕
    王永锋
    [J]. 地球科学, 2001, (06) : 574 - 580
  • [7] 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伸展构造格架及其动力学意义
    索书田
    钟增球
    游振东
    [J]. 地质学报, 2001, (01) : 14 - 24
  • [8]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索书田
    钟增球
    游振东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 9 - 17
  • [9] Shutian Suo,Zengqiu Zhong,Zhendong You.Extensional deformation of post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and exhumation process of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 massif, China[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