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梅雨期前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分析

被引:7
作者
费建芳
乔全明
高太平
不详
机构
[1] 空军气象学院
[2] 空军气象学院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梅雨; 水汽输送; 水汽通量散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1983年江淮流域入梅前、梅雨期以及出梅后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和水汽通量散度分布,计算了南海和中国东部地区的水汽收支。结果指出:江淮流域入梅前,华南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气流;梅雨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西南季风气流;出梅后华北雨季则主要受中低纬水汽输送气流汇合的影响。分析表明,江淮流域梅雨期是印度西南季风气流加强并东进北上,西太平洋高压东撤所造成的;而梅雨结束则是由于西南季风气流减弱西退和西太平洋高压西进北上所造成的;此外,还讨论了水汽输送、水汽通量辐合与云量及我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983年梅雨期及其前后云量的比较分析 [J].
乔全明 ;
易兵 ;
邹力 .
气象科学, 1990, (02) :166-173
[2]   低纬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和行星尺度湿急流结构的初步分析 [J].
唐东升 ;
何金海 ;
王坚红 .
热带气象, 1985, (03) :195-203
[3]   夏季亚洲地区热带环流的中期振荡 [J].
陈隆勋 ;
金祖辉 ;
刘喜礼 ;
施国强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3, (05) :575-586
[4]   源于澳洲过赤道气流与中国季风环流和降水 [J].
王继志 ;
李麦村 .
大气科学, 1982, (01) :1-10
[5]   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J].
陶诗言 ;
赵煜佳 ;
陈晓敏 .
气象学报, 1958, (02) :119-134
[6]   夏季亚洲大陆上空大气环流的结构 [J].
陶诗言 ;
陈隆勳 .
气象学报, 1957, (03) :234-247
[7]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