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技术——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韦莉莉
张小全
侯振宏
徐德应
不详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 碳循环;
D O I
10.13348/j.cnki.sjlyyj.2005.02.004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主要从植被动态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树木年轮的δ1 3C值对环境变化预测的研究以及利用1 3C标记应用于碳循环的研究几方面,阐述了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变化的稳定碳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 [J].
刘启明 ;
王世杰 ;
朴河春 ;
欧阳自远 .
生态学杂志, 2002, (02) :58-60+70
[2]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碳同位素示踪 [J].
沈承德 ;
孙彦敏 ;
易惟熙 ;
彭少麟 ;
李志安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452-460
[3]   大豆和小麦不同基因型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J].
林植芳 ;
彭长连 ;
林桂珠 .
作物学报, 2001, (04) :409-414
[4]   通过树木年轮δ13C重建大气CO2碳同位素比δa的可靠性探讨 [J].
侯爱敏 ;
彭少麟 ;
周国逸 ;
温达志 .
生态学杂志, 2001, (01) :13-17
[5]   研究历史植被变化的新途径 [J].
侯爱敏 ;
彭少麟 ;
周国逸 .
生态科学, 2000, (03) :46-49
[6]   暖温带地区几种木本植物碳稳定同位素的特点 [J].
韩兴国 ;
严昌荣 ;
陈灵芝 ;
梅旭荣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497-500
[7]   南京地区近二十年来雪松树轮的稳定碳同位素与气候重建 [J].
沈吉 ;
陈毅风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3) :34-37
[8]   碳同位素分辨率在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张正斌 ;
山仑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1) :108-111
[9]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J].
陈拓 ;
秦大河 ;
康兴成 ;
任贾文 .
大自然探索, 1999, (01) :60-66
[10]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叶片中δ13C值的种间差异及时空变化 [J].
严昌荣 ;
韩兴国 ;
陈灵芝 ;
黄建辉 ;
苏波 .
植物学报, 1998, (09) :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