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能力、协调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贺小刚 [1 ]
李婧 [1 ]
宋宇 [2 ]
李新春 [3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家; 经营能力; 公司治理; 绩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解释企业绩效差异性时,无论是委托代理理论还是能力理论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结合治理机制与经营能力以探讨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为深入理解企业的性质和成长差异性提供更为丰富的解释。本文立足于企业家要素,以能力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并基于国内283份企业数据,从经营能力和协调治理机制的单因素、多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统计检验了企业绩效差异性的渊泉。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对经营能力、协调治理分别进行考察时,这些因素的不同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绩效;当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察时,经营能力的贡献则明显高于治理因子的作用;经营能力与协调治理之间存在较弱的互补性,并且这种作用主要体现为改进市场潜力而不是投资净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73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治理机制、管理创新能力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J].
郭海 ;
李垣 .
科学学研究, 2006, (06) :962-966
[2]   公司治理与企业家精神 [J].
李新春 ;
苏琦 ;
董文卓 .
经济研究, 2006, (02) :57-68
[3]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J].
贺小刚 ;
李新春 .
经济研究, 2005, (10) :101-111
[4]   企业家禀性、内生的贸易中介及其网络化——全球化竞争中万向集团企业家职能及其变迁的研究 [J].
郑江淮 .
管理世界, 2003, (02) :105-115+126
[5]   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家机制 [J].
李新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4) :85-94+205
[6]   企业家过程与国有企业的准企业家模型 [J].
李新春 .
经济研究, 2000, (06) :51-57
[7]   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 [J].
边燕杰 ;
丘海雄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87-99+207
[8]   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J].
魏刚 .
经济研究, 2000, (03) :32-39+64
[9]  
制度与能力[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凌等, 2007
[10]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维迎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