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

被引:28
作者
钱中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文学; 文艺学; 当代文论; 现代转换; 文艺科学; 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 后现代文化; 古典文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上世纪 5 0年代引进的苏联文学理论 ,在 80年代受到了全面清算。 8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学者在不断清理、继承我国现代文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面向世界 ,探讨前沿问题 ,沟通中外古今 ,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形态。由于当今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 ,媒体、资本共谋制造文学时尚 ,文学功能的粗俗化 ,价值失范 ,文学理论确实严重滞后 ,但并非由于什么“前苏联体系”所致。文化研究为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但难以替代文学理论。至于说文学理论已经从文化研究中取得了“后现代真经” ,一派光昌流丽景象 ,并要我们在很长时期内学深、学透这部真经 ,这可能会把人文科学标准化、“麦当劳化”了。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文化研究访谈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谢少波,王逢振编, 2003
[12]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荷兰]D·W·佛克马、E·贡内-易布思 著, 1988
[13]  
文艺学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苏)柯尔尊,В.Б.著, 1959
[14]  
文艺学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苏)毕达可夫著, 1958
[15]  
文学报 . 2004
[16]   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 [J].
李春青 .
文艺争鸣, 2001, (03) :42-44
[17]   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 [J].
钱中文 .
文学评论, 2001, (03) :6-17
[18]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 [J].
J·希利斯·米勒 ;
国荣 .
文学评论, 2001, (01) :131-139
[19]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民族性与现代转换问题──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三人谈 [J].
陈伯海 ;
黄霖 ;
曹旭 .
文学遗产, 1998, (0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