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带风暴Bilis(2006)暴雨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被引:12
作者
滕代高 [1 ]
罗哲贤 [2 ]
代刊 [1 ]
黄新晴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热带风暴; 季风环流; 涡旋相互作用;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8.03.008
中图分类号
P447 [气旋、反气旋];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 1°×1°格点再分析资料、FY-2C TBB(black bright temperature)资料及中国740站降水资料,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Bilis登陆后的暴雨特征及其可能原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Bilis登陆过程中强降水中心位于风暴中心西北侧沿岸,主要影响福建和浙江两省;进入内陆后强降水中心向风暴中心以西转移,最后在风暴中心西南侧聚集,主要影响广东东北部、福建、江西和湖南南部。(2)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少动为Bilis陆上西行过程中产生持续性降水提供了稳定的背景场。(3)Bilis西南部季风环流的发展增强为Bilis登陆后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4)涡合并和自激增长形成的中尺度系统与风暴涡旋的相互作用,是Bilis登陆后产生强降水的可能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华南持续大暴雨成因分析 [J].
尹洁 ;
王欢 ;
陈建萍 .
气象科技, 2008, (01) :63-68
[2]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J].
陈联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672-681
[3]   高空槽对9711号台风变性加强影响的数值研究 [J].
李英 ;
陈联寿 ;
雷小途 .
气象学报, 2006, (05) :552-563
[4]   台风“碧利斯”特点及动力成因分析 [J].
毛连海 ;
尹洁 ;
金米娜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 (03) :47-51+2
[5]   近1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进展 [J].
程正泉 ;
陈联寿 ;
徐祥德 ;
彭涛涌 .
气象, 2005, (12) :3-9
[6]   1998年南海季风爆发时期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研究:I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大尺度条件 [J].
柳艳菊 ;
丁一汇 ;
赵南 .
气象学报, 2005, (04) :49-60
[7]   华东地区台风降水及影响降水因素的气候分析 [J].
钮学新 ;
董加斌 ;
杜惠良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3) :402-407
[8]   热带风暴“菲特”(0114)特大暴雨的诊断研究 [J].
段丽 ;
陈联寿 .
大气科学, 2005, (03) :343-353
[9]   0216号台风降水及其影响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试验 [J].
钮学新 ;
杜惠良 ;
刘建勇 .
气象学报, 2005, (01) :57-68
[10]   偶极子流在台风异常路径形成中的作用 [J].
马镜娴 ;
马奋华 ;
王咏青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3) :33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