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改进的布尔方法建立砂体骨架模型

被引:9
作者
李少华
张昌民
林克湘
方志雄
张柏桥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地质系!湖北省荆州市
[2] 江汉石油学院
[3] 江汉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集层模型; 随机模拟; 岩相; 骨架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勘探早期,由于钻井数少、井距大,地质资料的限制,用常规方法建立的储集层砂体骨架模型很难合理地认识地下砂体的分布特征。为此本文提出地面与地下相结合,在储集层建库的基础上,用改进的布尔方法建立起具有多种岩石相的骨架模型,从而达到精细表征储集层砂体分布特征的目的。在实例中的克拉研究区只有4口井,井距最大几十公里,应用上述方法,先作野外调查,对不同岩石相赋于不同的宽厚比;再确定总的砂体和剖面面积的比值以及不同岩石相在剖面中的比值;经统计本段不同岩石相的厚度分布和纵横向上的分布概率,最后采用改进的布尔方法随机模拟建立多种岩石相砂体骨架模型做储集层描述和预测。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砂体的分布规模、连续性和接触方式,同时证实了该方法建模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图2参11(李建国摘)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2+95 +95-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J].
葛云龙 ;
逯径铁 ;
廖保方 ;
李列 ;
张为民 ;
闻兰 ;
薛培华 ;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93-95+7-8+15
[2]   早期评价阶段应用Boolean方法建立砂体连续性模型 [J].
文健 ;
裘怿楠 ;
肖敬修 .
石油学报, 1994, (S1) :171-178
[3]   油藏早期评价阶段储层建模技术的发展方向 [J].
文健,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5) :88-93+121-122
[4]  
地面-地下对比建立储层精细地质模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林克湘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