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品的独创性——以对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

被引:55
作者
王坤
机构
[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关键词
作品; 独创性; 可版权性; 存量要素; 增量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独创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界定作品概念。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在于具备一定的增量要素。独创性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在于具备表层独创性和中层独创性,深层独创性是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奢侈条件。除了判断作品可版权性以外,作品独创性分析还有助于判断特定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论证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 [J].
王坤 .
知识产权, 2013, (08) :20-24
[2]   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及其在著作权法上的意义 [J].
王坤 .
知识产权, 2010, 20 (06) :82-88
[3]   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J].
王坤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6) :38-46
[4]   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 [J].
王坤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07) :54-59+53+127
[5]   论作品的独创性 [J].
金渝林 .
法学研究, 1995, (04) :51-60
[6]  
著作权之道[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戈尔茨坦, 2008
[7]  
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汤维建等, 2008
[8]  
艺术学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彭吉象, 2006
[9]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邱振中著, 2005
[10]  
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 商务印书馆 , 黄海峰执行编辑,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