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稳定斑块的一种新策略

被引:8
作者
孟晓萍
杨东华
张萍
王立
机构
[1]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目前主要分为两类: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其中,易损斑块的特点是脂核大于50%,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少,巨噬细胞与泡沫细胞数量多于稳定斑块的2~3倍,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多[1]。传统观念认为,随着病程的发展斑块逐渐增大,最终导致血管闭塞,出现临床症状。而目前的观点认为,斑块的稳定与否和斑块的大小无关,即造成血管70%狭窄的斑块与造成血管50%狭窄的斑块之间,前者不一定比后者稳定性差。易损斑块的临床意义在于容易破裂而导致临床症状的最终出现。易损斑块破裂的原因分为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普罗布考对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 [J].
赵水平 ;
洪绍彩 ;
邓平 ;
吴智鸿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06, (06) :503-507
[2]   普罗布考对老年冠心病抗炎症及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J].
陈德友 ;
曹剑 ;
朱冰坡 ;
范利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 (01) :38-40
[3]   丙丁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新进展 [J].
程晓静 ;
王绿娅 ;
刘晓惠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5) :611-614
[4]   舒降之、普罗布考和开搏通对颈动脉和股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J].
张梅 ;
张运 ;
张园园 ;
高月花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01) :61-64
[5]   普罗布考对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抑制作用 [J].
严鹏科 ;
廖端芳 ;
杨永宗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03)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