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半旱地冬小麦/夏玉米氮素累积、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张宏
周建斌
刘瑞
张鹏
郑险峰
李生秀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施氮量; 氮素累积; 氮肥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施氮量对夏玉米和冬小麦地上部分氮素的累积、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栽培模式显著增加了成熟期夏玉米的氮素累积总量及各个器官的氮素累积量,其余处理下成熟期夏玉米和冬小麦的氮素累积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的各器官除叶片的氮素累积量差异达显著外,其余器官的氮素累积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各器官对子粒氮素的贡献为垄沟>常规>覆草>控水;与不施氮肥相比较,施氮处理(N120kg/hm2和N240kg/hm2)显著增加了作物氮素累积量;两个施氮肥水平相比,高氮处理显著提高氮素累积量,但小麦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转运和分配两个水平间无显著差异;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呈现降低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不同补灌次数对旱地高产小麦氮素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黄令峰
    刘义国
    林琪
    李京涛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5) : 905 - 908
  • [2] 陕西关中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能力
    王菊翠
    仵彦卿
    党碧玲
    胡安焱
    杨磊
    杨海燕
    [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9, 31 (02) : 177 - 184
  • [3] 覆盖措施对夏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郑险峰
    周建斌
    王春阳
    拓秀丽
    高亚军
    李生秀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02) : 80 - 83+98
  • [4] 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
    张月霞
    杨君林
    刘炜
    李龙
    高亚军
    肖玲玲
    毛宁
    田莲桂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7 (02) : 189 - 193
  • [5] 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溉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
    王小燕
    于振文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0) : 3015 - 3024
  • [6]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半旱地冬小麦氮素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王春阳
    周建斌
    郑险峰
    赵满兴
    李生秀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 101 - 108
  • [7] 不同栽培模式和施肥方法对旱地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邱临静
    周春菊
    李生秀
    薛亮
    王虎
    王林权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3) : 355 - 360
  • [8]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李华
    王朝辉
    王西娜
    李生秀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 369 - 374
  • [9] 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赵营
    同延安
    赵护兵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 622 - 627
  • [10] 对地膜和秸秆覆盖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分析
    卜玉山
    苗果园
    邵海林
    王建程
    [J]. 作物学报, 2006, (07) : 1090 - 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