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二次性违法特征的理论与实践再探讨

被引:31
作者
江奥立 [1 ]
杨兴培 [2 ]
机构
[1]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
[2]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关键词
二次性违法; 前置性法; 刑法; 制裁性规则群; 刑事司法; 刑事立法;
D O I
10.16388/j.cnki.cn42-1843/c.2016.05.005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已初具其型,但我们还有必要对这一理论中前置性法与刑法之间如何契合、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衔接等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和释解。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事实上是刑法"二次性"规范属性进一步延伸和分解的结果,把握刑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是深化谦抑理念的关键。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价值在于强调刑法的保障性,这就意味着刑罚的设置需要考量前置性法的适用情况。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开展自己的叙述,时刻把刑法的启用看作是充分考量前置性法以后做出的选择,可见这一理论是建构在"实证"而非"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具有方法论上的科学性。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以法律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建构"前置性法——刑法"的递进模式进行思考,其中带来的最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强调对"法环境"的考察与解析。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主要是基于自由刑法的立场,始终从法体系的角度把握刑法是保障法、具有第二次性违法的规范属性,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虚构标的型保险诈骗行为的刑民交叉问题分析——兼谈刑法的“二次违法性” [J].
金华捷 ;
傅锐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 (02) :14-18
[3]   违法性判断必须一元吗?——以刑民实体关系为视角 [J].
王骏 .
法学家, 2013, (05) :131-147+179
[4]   隐性双轨制:刑法中保安处分的教义学阐释 [J].
时延安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140-157
[5]   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 [J].
姜明安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 (04) :75-82
[6]  
论刑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当代定位——从反思刑法保障法到倡导刑法事先法.[J].孙道萃;.金陵法律评论.2012, 01
[7]   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纳了违法性要件吗? [J].
王利明 .
中外法学, 2012, 24 (01) :5-23
[8]   民法与刑法上财产占有概念之比较 [J].
王长河 ;
应敏骏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0, 23 (06) :30-32
[9]   论责任是违法的法律后果——从《侵权责任法》第2条的逻辑矛盾说起 [J].
李锡鹤 .
东方法学, 2010, (05) :8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