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基于区位条件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被引:75
作者:
谢保鹏
[1
,2
]
朱道林
[1
,2
]
陈英
[3
]
白志远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模式;
区位评价;
农村居民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村居民点区位条件的优劣是采取何种整治模式的重要依据。该研究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居民点与县城、建制镇、聚居区、县级以上公路和河流的距离及引力值、居民点所处地形条件等区位因素构建了区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地区为研究区,运用ArcGis9.3的NERA工具和统计功能,评价了该地区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区位条件并进行分级。在不打破村界的基础上,对居民点区位条件总分值进行面积加权求和,求取各行政村的区位条件总分值,并根据频率突变点将区位总分值划分成5个等级,根据区位等级的高低并结合不同区位条件下各居民点现状特征以及区位限制因素提出了与区位等级相对应的整治模式。研究结果强调区位条件主导下的整治模式同时综合考虑了不同区位条件农村居民点的优势和劣势,不同整理模式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可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提供有效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