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乡族9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陈腾
张琳琳
赖江华
郑海波
王占海
汪健
胡松年
李生斌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法医学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法医学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法医学部级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法医学部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
关键词
东乡族; STR位点; 基因扫描; 遗传多态性;
D O I
10.16288/j.yczz.2002.03.005
中图分类号
Q987 [人类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选择 9个STR基因座 ,采用四色荧光标记STR基因扫描技术 ,对中国甘肃省特有民族———东乡族的群体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同时检测 94个无关个体血液样本 ,共检出 72种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的分布在 0 .0 0 5 3~0 .5 82 5之间 ;检出 182种基因型 ,基因型频率分布在 0 .0 10 6~ 0 .2 6 6 0之间 ;9个STR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P >0 .0 5 )。 9个STR位点多态信息量 (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PIC)均大于0 .6 378,杂合度 (heterozygosity ,H)均大于 0 .6 5 0 0 ,个体识别力 (discriminationpower ,DP)均大于 0 .82 16 ,非父排除率 (probabilitiesofpaternityexclusion ,PPE)均大于 0 .490 3。种族比较结果显示 ,甘肃东乡族与白种人及黑种人在绝大多数位点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 9个STR位点与汉族群体的遗传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华民族基因数据库 ,在人类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阿昌族九个STR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研究 [J].
朱波峰 ;
赖江华 ;
郑海波 ;
李生斌 ;
严江伟 .
遗传学报, 2001, (11) :981-984
[2]   短串联重复序列D7S2201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J].
黄代新 ;
张林 ;
吴梅筠 ;
陈国弟 ;
陈于波 .
遗传, 2001, (02) :107-110
[3]   中国人群9号染色体10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J].
张霁 ;
侯一平 ;
吴谨 ;
李英碧 ;
廖林川 ;
王玉芳 ;
魏玉峰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0, (06) :44-48
[4]   中国“罪犯DNA数据库”STR基因座研究 [J].
杜志淳 ;
李莉 ;
林源 ;
阙庭志 ;
程大霖 ;
沈渭忠 ;
严品华 ;
柳燕 ;
何根兰 ;
赵珍敏 ;
沈敏 .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0, (02) :65-68
[5]   中国汉族人群(西安)STR基因扫描与遗传结构 [J].
李生斌 ;
冯继东 ;
李双顶 ;
于嘉林 ;
杨焕明 .
遗传学报, 2000, (06) :477-484
[6]   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J].
陈国弟 ;
辛军平 ;
张林 .
中国法医学杂志, 1999, (04) :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