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摊贩的微区位选择机制——基于广州市200个摊贩访谈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黄耿志 [1 ]
薛德升 [2 ]
金利霞 [1 ]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流动摊贩; 非正规经济; 空间分布; 微区位; 广州;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
F727 [地区贸易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要:流动摊贩对缓解城市失业和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广州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研究了摊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摊贩区位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摊贩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集聚分布,在不同时间尺度呈现有规律的数量变化。摊贩的区位选择主要受市场因素作用,但同时受到住地与摆卖地之间的距离、政府管制、外部相关利益主体(商户、公共场所管理者、居民)的干预以及摊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影响,结果不是市场最大化原则下的最优区位,而是合理的区位。强调市场因素的内涵不仅包括人流量,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摊贩区位选择没有偏离现代区位论的思想,其区位决策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