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广州摊贩空间疏导模式及其成功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沥滘村疏导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25
作者:
黄耿志
徐孔丹
薛德升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流动摊贩;
疏导区;
管治;
广州;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6.015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摊贩治理是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矛盾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广州摊贩空间疏导模式的基础上,以案例研究揭示了疏导区成功的微观要素。与此前的强制性控制不同,空间疏导体现了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多方利益主体协调的管治模式。研究认为,有效的疏导区需要满足摊贩的需求以使其入区之后获得比入区前更好的收益,具体而言需要包含以下要素:①合适的区位,靠近主要人流路线、使摊贩与正规经济形成集聚和互补关系并延续原有的社会关系;②维持摊贩的低成本优势;③形成规模化的多样商品集市;④清洁、安全和有序的经营空间;⑤提供有保障的空间使用权和经营权。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