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视阈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被引:5
作者
荀文会 [1 ]
刘友兆 [1 ]
王雨晴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规划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位; 持续利用; 信息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位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对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及持续发展——以重庆市为例 [J].
秦建成 ;
高明 .
山地学报, 2003, (06) :702-706
[2]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 [J].
谭永忠 ;
吴次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112-117
[3]   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 [J].
张侠 ;
葛向东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77-683
[4]   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数值表征——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J].
王秀红 ;
何书金 ;
罗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17-24+95
[5]   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 [J].
朱春全 .
生态学报, 1997, (03) :324-332
[6]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