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近50年来四川省潜在蒸散量变化成因研究
被引:9
作者:
赵璐
[1
,2
]
梁川
[1
]
机构:
[1] 不详
[2]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 不详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5]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FAO-56Penman-Monteith;
四川省;
4个分区;
贡献率法;
ET0;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4.006
中图分类号:
S161.4 [蒸发与蒸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FAO-56Penman-Monteith法计算四川省4个分区1960—2010年逐月的潜在蒸散量(ET0),采用贡献率法分析ET0近50a来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整个四川省、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日照时数和风速下降对ET0的负贡献超过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上升以及相对湿度下降对ET0的正贡献,使ET0呈下降趋势;川西北高原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上升以及相对湿度下降对ET0的正贡献超过风速和日照时数下降对ET0的负贡献,使ET0呈上升趋势;川西南山地平均、最低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对ET0的负贡献超过了最高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对ET0的正贡献,使ET0呈下降趋势。四川省和四川盆地日照时数下降是ET0下降的主要原因,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风速下降是ET0下降的主要原因,川西北高原最低温度上升是ET0上升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