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与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15
作者
檀琮萍
江昌俊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合肥
[3] 合肥
关键词
作物; 小麦; 抗除草剂基因; 进展;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03.01.006
中图分类号
S188 [农业生物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28 ; 0836 ; 090102 ;
摘要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转基因植物以来,小麦的遗传转化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化学农药的应用对作物产生伤害,因此人们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获得抗性作物。经过近20年的研究,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作物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并重点介绍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玉米丛生芽体系的建立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植株再生 [J].
李国圣 ;
张卿伟 ;
张举仁 ;
毕玉平 ;
单雷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1, (05) :385-391
[2]   小麦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植株的稳定获得和检测 [J].
叶兴国 ;
Shirley Sato ;
徐惠君 ;
杜丽璞 ;
Tom Clemente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5) :469-474+581
[3]   基因枪法转化小麦的金粉用量及转基因植株表型特征分析 [J].
安海龙 ;
卫志明 ;
黄健秋 .
植物生理学报, 2001, (01) :21-27
[4]   玉米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及抗除草剂植株再生 [J].
李国圣 ;
杨爱芳 ;
张举仁 ;
毕玉平 ;
单雷 .
科学通报, 2000, (20) :2181-2184
[5]   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转化小麦及其表达 [J].
郭北海 ;
张艳敏 ;
李洪杰 ;
杜立群 ;
李银心 ;
张劲松 ;
陈受宜 ;
朱至清 .
植物学报, 2000, (03) :279-283
[6]   提高小麦基因枪法转化频率的研究 [J].
梁辉 ;
唐顺学 ;
张弛 ;
赵铁汉 ;
李良材 ;
欧阳俊闻 ;
田文忠 ;
王道文 ;
贾旭 .
遗传学报, 1999, (06) :643-648+740
[7]   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导入烟草叶绿体 [J].
张中林 ;
山松 ;
陈曦 ;
刘春英 ;
钱凯先 ;
沈桂芳 .
作物学报, 1999, (05) :574-578
[8]   将新的人工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的研究初报 [J].
李艳红 ;
肖兴国 ;
赵广荣 ;
聂秀玲 ;
张爱民 ;
阎隆飞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03) :253-256
[9]   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转化 [J].
陈梁鸿 ;
王新望 ;
刘广田 ;
张晓东 ;
胡道芬 ;
张文俊 .
作物学报, 1999, (04) :437-440+532
[10]   抗除草剂草甘膦EPSPs基因在小麦中的转化 [J].
陈梁鸿 ;
王新望 ;
张文俊 ;
张晓东 ;
胡道芬 ;
刘广田 .
遗传学报, 1999, (03) :239-24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