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说起

被引:5
作者
乔焕江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艺学; 文艺科学; 结构性; 当代文论; 欧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022 [文学与现实生活];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新世纪以来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的论争客观上遮蔽了日常生活转向这个意义更为深远的问题,这显示出当代文艺理论知识实践对自身和社会结构转换的双重结构性"盲视"。基于新时期以来日常生活世界兴起这一文化事实,对日常生活理论加以共时态的考察,从其中提取有效的资源,实现理论与生活世界的"接合",是当代文论转型的必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艺理论应该具备肯定性的价值内涵、历史性的视野和开放性的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附视频 [J].
党圣元 .
北方论丛, 2009, (03) :28-35
[2]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文学问题 [J].
钱翰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12) :33-38
[3]  
文化诗学——文学理论的新格局.[J].童庆炳;.东方丛刊.2006, 01
[5]   历史断裂与接轨之后:对当代文艺学的反思 [J].
陈晓明 .
文艺研究, 2004, (01) :29-34+158
[7]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 [J].
陶东风 .
文艺争鸣, 2003, (06) :9-12
[8]  
中国人的生活世界.[M].高丙中;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  
美的滥用.[M].(美) 丹托;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0]  
后马克思主义.[M].周凡; 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