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前后区域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14
作者
谭俊涛 [1 ,2 ]
张平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经济重心; 区域差异; 东北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经济重心模型计算东北三省及各省份经济重心和几何中心,从经济重心与几何中心的空间关系、经济重心在经线和纬线方向的移动距离等方面分析东北三省及各省份经济重心变化规律,反映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的经济重心位于几何中心西南方的四平市内,经济重心在经线方向的移动距离大于纬线方向,说明东北三省南北向经济差异变化较大;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经济重心持续南移,后趋于稳定,说明区域经济不均衡性在扩大;3个省份内部经济重心偏离几何中心的距离和年际移动距离小于东北三省总的偏离距离和年际移动距离,说明3个省份间的经济差异是造成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重心格局演变及其空间差异 [J].
王彬 ;
王宜强 .
地理研究, 2011, 30 (10) :1882-1890
[2]   东北经济重心演变及区域发展均衡性研究 [J].
慕晓飞 ;
雷磊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366-370
[3]   吉林省区域功能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J].
高迎春 ;
佟连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7) :81-85
[4]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靳诚 ;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13-724
[5]   辽中城市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桑秋 ;
张平宇 ;
高晓娜 ;
辛馨 .
地理科学, 2008, (02) :150-155
[6]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J].
廉晓梅 .
人口学刊, 2007, (03) :23-28
[7]   基于不同区划系统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 [J].
鲁凤 ;
徐建华 .
人文地理, 2006, (02) :77-81
[8]   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 [J].
乔家君 ;
李小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1) :12-16
[9]   中国省际经济趋同的定量分析 [J].
罗仁福 ;
李小建 ;
覃成林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73-80
[10]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J].
徐建华 ;
岳文泽 .
地理科学, 2001, (05) :3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