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萎缩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吉山 [1 ]
许炯心 [2 ]
王兆印 [1 ]
廖建华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萎缩; 平滩水位下断面面积; 流量; 含沙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黄河下游河床萎缩典型地表现为平滩水位下河床断面面积的趋势性减小,本文根据黄河下游实测断面和水沙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游荡段河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素。19601997年游荡段河床平滩水位下断面面积经历了19601964年和19741985年的扩张时期及19651973年和19861997年的萎缩时期,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来水来沙中,年径流量是主要因素,洪峰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是较次要的因素;本文所讨论的其它4个因素中,花园口以上引水量影响最大,降雨量影响次之,兰州以上水库的调节作用对河床断面面积的变化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三门峡水库三种不同的使用方式对下游河床有不同的影响,采取"蓄清排浊"方式后对下游河床的影响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915 / 9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功能的时间变化及其原因 [J].
许炯心 .
地理研究, 2006, (02) :276-284
[2]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模式研究 [J].
姚文艺 ;
王德昌 ;
侯志军 .
泥沙研究, 2004, (05) :8-14
[3]   近50年黄河中游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康玲玲 ;
王昌高 ;
张永兰 ;
陈江南 .
人民黄河, 2004, (08) :26-28+46
[4]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特点及其水文学背景 [J].
陈建国 ;
邓安军 ;
戴清 ;
周文浩 .
泥沙研究, 2003, (04) :1-7
[5]   黄河下游游荡河道萎缩过程中的河床演变趋势 [J].
许炯心 ;
孙季 .
泥沙研究, 2003, (01) :10-17
[6]   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与水沙条件关系初步分析 [J].
陈界仁 ;
夏爱平 .
水文, 2002, (06) :19-21+15
[7]   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与防洪 [J].
黄金池 .
泥沙研究, 2001, (04) :7-11
[8]   1986年以来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及河道演变分析 [J].
申冠卿 ;
张晓华 ;
李勇 ;
尚红霞 ;
潘贤娣 .
人民黄河, 2000, (09) :10-11+16
[9]   黄河大型水利工程改变水沙运行和小浪底水库水沙调节初探 [J].
陆俭益 .
人民黄河, 1994, (02) :27-30
[10]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赵业安等编著, 1998